砥砺精耕笃行不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路逐梦诠释热爱
保研竞赛国奖
……
来看民大榜样学子风采
马颢萌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1
学而不倦,乐此不疲
“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问到如何在大一选择专业时,马颢萌在新闻学与广播电视学之间权衡很久,最终下定决心选择广播电视学,投身到自己的热爱之中。“因为知道自己不擅长应试与记忆,我更喜欢偏向实操性的学科。”对于与自己爱好相联系的课程,马颢萌从未在任何课上缺勤,秉持着专一的态度,对待老师的作业保持着百分百的严谨认真,不敢懈怠,她认为在认真完成一项作业的同时,也能够收获到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在课下的闲暇时间,马颢萌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不会忘记像海绵一样汲取各种知识。谈到大学学习,她认为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中和课堂上,要多去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02
持之以恒,放眼未来
“先有兴趣,而后广博,广博而后深邃,深邃而后学有所用。”学到了一些学科知识和实用技巧后,马颢萌认为自己还需要学以致用。在2021年暑假,她脱离舒适圈,独自一人闯荡北京,跟随编导开启自己在央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这是一次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磨练。”在谈及到实习生活时,她认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异,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波折。在问到是否想要放弃时,马颢萌坚定地说了不,“我从事的就是我所热爱的,虽然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但是学习是不分时间场合的。”在这两个月中,她认为自己成长了很多,“万事难在坚持,迎接曙光亦在坚持。”在央视实习的那段经历深深刻进了马颢萌的脑海里,她从未如此感激过那时辛勤付出的自己。
在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她深入云南红河切龙寨,实地采访调研,了解当地哈尼多声民歌的活化传承现状。“泥泞的山路并不好爬,但我认为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经过一年的调查与研究后,她发表了有关云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与保护的论文。她认为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是应该为水滴汇入大海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03
参差多态,不困于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校期间马颢萌积极地参加各项比赛,不断地与队友去头脑风暴。学习与竞赛两不误的她分享出自己的小tips:“一日之计在于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花越多时间越有成效,而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马颢萌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还会多元发展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作为学校学工部新媒体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她负责运营官方账号,撰写排版破万推文多篇。作为班长兼党支部委员时,她组织各项工作,对接学生与老师。在问到如何缓解工作与日常学习的压力时,马颢萌表示“总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调味剂。”因为在排球队,她很享受每一次与排球碰撞的激情时刻,团队的合作,挥洒的汗水,排解了工作与学业上的烦恼。
“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愿马颢萌能与她所爱的事情双向奔赴,永远快乐如斯。
舒维颢 法学院
#01
默默努力,夯实基础
大一学期末至大二前,舒维颢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他相信,量变引起质变,如果没有,那便是努力不够或是时机未到。在大二的第二学期,他取得了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这同时也激励着他继续前进。“那学期是我专业必修课最多的一个学期,压力很大,经常熬夜学习到12点。周末也很忙碌,我会按照更高的标准来完成作业,让自己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知识。”他告诉我们,别人眼中的“突飞猛进”,只因为他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拼命努力。
#02
突破自我,跳出舒适圈
“在压力下,短暂的焦虑与迷茫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要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尽力重新投入进学习当中去,才能摆脱循环焦虑,步入正轨。”在预推免时期的院校投报阶段,没有被心仪的院校录取使得舒维颢遭受了挫折。但短暂的失落之后,他重振旗鼓,积极反思,最终获得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的保研资格。
谈起这三年来自己最大的改变,舒维颢这样回答:“三年来,我学会了敢于争取,勇于挑战。高中时期的我一直习惯于在固有的模式中学习与生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上大学之后,我发现许多机会都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争取。不能因为害怕踏入未知的领域,就停顿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一定要勇敢地跳出自己原来的圈子,去大胆争取。”
#03
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阶段,舒维颢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2020年2月-3月舒维颢于溆浦县基层人民法院民二庭担任书记员,实习期间他发现许多民众对于很多基础法律知识并不了解,存在一些不知法而犯法的现象。这使他意识到了普法教育的重要性。这段实习经历也使舒维颢在内心给自己设定了进一步的目标,“我的规划大概是在读研后考公,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人民服务。”
除了坚持不懈的学习,宽和良好的心态也必不可缺的。在“内卷”盛行的环境下,相比与他人比较他更执着于和自己较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不要因为不断攀比和对自身期待值过高而陷入焦虑,一定要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保持一种稳定平和的心态,做好自己。
最后谈到给有意愿保研的学弟学妹的建议时,他说:“学习成绩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唯成绩论,一所院校给你保研的资格,一定是觉得你已经具备了一个读研的标准,它是要招收一个真正乐于研究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成绩优异的本科生,竞赛、论文、实践活动也同样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放平心态,坚持不懈,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聂婉祯 经济学院
#01
从点滴学起,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立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实现。经历了大一的迷茫后,大二的聂婉祯根据自身情况确立了目标,并努力摸索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是她日常勉励自己的话。她认为,想要获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抓住课堂的黄金时间,坐在教室前排既是对自己的敦促,也能更好地和老师互动,提高听课效率。其次,要在课后自主地建立知识框架,通过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实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日后复习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不能忽视,聂婉祯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大三时,聂婉祯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制造业二元边际》的万字论文。她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她回忆:“当时,我阅读文献后没有办法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分类,经常读过忘过。于是,我通过向指导老师请教,学会了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精简要点以及对文章的突出贡献进行凝练,从而对文献阅读与撰写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聂婉祯的老师多次对她的语言使用给予了指导意见,帮助她顺利完成论文。
#02
从实践成长,绝知此事要躬行
聂婉祯意识到,光有课堂和理论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对经济理论有一定了解后,她和队友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大三寒假,聂婉祯带领小组成员进行了有关企业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使他们的队伍最终获得了校级“优秀团队”的奖项,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奖项。在准备过程中,聂婉祯首先和老师进行了沟通,确立了乡村振兴的研究背景和普惠金融的方向,然后和队友一起商讨了调研的规划等。最终,他们在寒假期间,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实地调研。
科研经历和实践活动的相互补充,让聂婉祯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扎实。她说:“参加科研和竞赛活动,为我的专业学习构建了更完善的知识框架。竞赛和科研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但就经济学领域来说,这些活动经历让我对专业的理解更深,我也逐渐领略到严谨求实之上学术研究的魅力,坚定了我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在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中,我逐渐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03
从生活收获,平芜尽处是青山
学习之余,聂婉祯还获得了多项演讲、跑步比赛的奖项。聂婉祯说:“大学时期,我们除了把握好课堂时间认真学习以外,参加学生活动或者特长比赛也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演讲比赛,她认为,这是一个锻炼自我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的好机会,并且,只要用心投入就一定会有收获。跑步让她充分享受到了在跑道上热血沸腾的感觉,奋力奔跑的过程中,她也在一步步突破自我。对于缓解压力,聂婉祯也有自己的方法,她说:“因为我参加了较多的社团活动,所以每天都过得忙碌且充实。空闲时间里,我会通过看电影、阅读书籍或者逛街购物等方式缓解压力,总之就是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聂婉祯说:“我想感谢我的室友吴倩,大学一路走来,我们有着相似的生活节奏,她性格乐观开朗,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进步,这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与动力。”对于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聂婉祯希望自己能紧跟“大牛老师”的脚步,尽快调整心态,努力做科研,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和成果。
刘唐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01
点滴积累,坚守终得硕果
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刘唐芊,自信漂亮又乐观善良。她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大学前三年在保持高绩点的同时,还积极参加许多学科竞赛。她曾获蓝桥杯大赛省级二等奖奖项、“中青杯”省级二等奖奖项、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奖项、“畅享季”硬件设计大赛一等奖奖项、国家级奖学金奖项、校级一等奖学金奖项、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与此同时,她精通专业技能,熟练掌握Python、嵌入式编程等。每一项都成为了她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积累的资本。
走出课堂,刘唐芊在各种创新型竞赛中也大放异彩。她曾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的人工智能组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荣获省级奖项;参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H奖,使用Logistic模型建立基于森林动态生长的碳封存模型,得出重要结论,并以大兴安岭为例,从森林的社会综合价值来衡量,为其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极具现实意义。还有一次团队电赛中,她所在的队伍选择的赛题是小车,但就在比赛的第二天,两小车其中的一辆电机有问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们决定自己改装小车,拆拆组组,所幸在比赛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双车调试,并荣获省级二等奖。在一次次竞赛的锻炼与积累中,她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
#02
将个人才干,融入学院发展
在本科期间,刘唐芊不仅为着个人发展而努力,同时也揽下了许多学院工作。她曾担任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组织承办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学生标兵报告会等一系列学院学风建设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及专业特长类活动;20年至今在学院创新设计竞赛实验室担任助理管理员,负责实验室元器件模块日常消耗记录、及时供给、设备定期检测等工作。刘唐芊认为,在担任学院职务时接触到了许多温柔亲切的老师,也结识了许多可爱的小伙伴,其中的工作经历也让她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还能为学院发展助力,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03
“研”途有你,“保”证可以
刘唐芊在保研过程中通过了众多高校的预推免面试,但最终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其中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刘唐芊在参加各类竞赛时,结识了她的队友兼对象,为了在彼此的成功路上不缺席,他们选择了同一所保研院校。他们为着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在众多团体类竞赛中取得佳绩,久而久之,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成为情侣后,两个人更是在学习上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在比赛中的配合也是更加默契。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里,学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刘唐芊,是多少人羡慕的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定自己的选择,并持之以恒地前行。”这是刘唐芊的经验之谈,更是对正处于迷茫期的大学生的一个建议。如果有想去做的事情,那就大胆地去尝试。如果担心自己缺乏面试经验,表达能力薄弱,那就有意识地去参加一些需要上台的活动。勇敢跳出舒适圈,适当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太擅长的事情,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能够成功保研,不仅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向前,更要明确自己的所求所得。她坚信,只有努力去做,才会不留遗憾。
“不负时光不负己,无惧岁月,让爱如初。”相信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都会拥有成功的喜悦与无限的未来。
上一篇 : 当前要闻:鼻沟处长小脓包咋回事_鼻沟
下一篇 : 最后一页